1、地面的载重和基层承载力不够导致的开裂:由于透水混凝土强度不够或基层稳定性不够导致的承载力下降,混凝土地面发生断裂时。要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,应根据工程所在的区域对土质的情况进行检测,设计。如湿陷性、冻涨性、砂土性等,要根据这些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,增加黏稠度或者厚度。
2、混合料稠度不当或过振导致的地面连浆现象:主要还是材料方面导致的连浆。胶结材用用量过大或者超过了骨料孔隙的体积,浆体过稀,黏稠度小,于骨料包裹不结实,这样就会发生连浆现象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过度的振动导致的连浆。混凝土孔隙率并不代表铺装施工后地面的实际孔隙率,实际的孔隙率于振动有关,振动过小,空隙率过大,透水性好但是容易脱落,振动过大或时间长,会出现连浆现象,也会失去透水性,这个环节必须要老师傅完成。
3、骨料颗粒脱落:透水混凝土投入使用后,在车轮的碾压或冻融作用下发生骨料脱落,发生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胶结本身的强度不够,市场是什么价位的胶结材料都有,从价钱到质量,都各有千秋,建议买正规的。水性比较大导致干缩较大,在骨料和浆体直间出现干裂,在外力的作用出现脱落。环境的冻融导致颗粒粘接性变得薄弱,特别是北方及其干燥地区,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。骨料混凝土在清洗的过程中,表面的冲洗剂过度的洗蚀,导致颗粒的粘接变的薄弱,所以清洗时一定要用中性的清洗剂进行清洗。骨料的颗粒不好也是会脱落的,要采用接近圆形或者立方形的骨料制备混合料时,颗粒总体粘结较为充分,不易脱落。
